儿童启智教育 [音乐教育促进儿童的发展与启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04-01      音乐教育在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渗透德育以及培养人的创新意识等方面,都起到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正处于成长时期的儿童来说,完善的音乐教育将直接影响和作用其智能、心理、品质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近年来,音乐教育促进儿童启智以及与人的发展相关性研究,正逐渐得到有关专家重视。
  一、音乐教育激活儿童的感知思维发展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音乐教育对人脑智能潜力的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脑结构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其功能各异,左半脑是语言脑,右半脑是音乐脑,左半脑主要是侧重逻辑思维的运行,而右半脑主管形象思维和创意思维。音乐教育直接作用于右脑,对人的形象思维进行锻炼和开发,并通过胼胝体促进左脑的发展。让左右脑得到均衡发展是开发人脑潜力的重要途径。
  “音乐不仅用听觉它还通过全身体的感觉来感受音乐。”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听记旋律、记忆主题、默读乐谱、反复欣赏,都有效地加强记忆力的训练和培养,促进形象思维发展。我们知道,思维是非常依赖于记忆的,由于音乐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因此追踪和理解音乐就必须依靠记忆去完成。儿童无论是唱、奏、听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而且要调动记忆、想象、思维以及情感等多种心理过程积极参与,即所谓“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儿童演唱或视谱的过程实际就是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而且知觉和动作要相互协调,既锻炼儿童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也使儿童通过读谱与视唱记忆的训练,提高了儿童大脑反应力的敏捷程度和整体记忆能力。美国心理学家费朗西丝・罗斯特曾做了一个历时八个月的对比实验,得出结论是“音乐教学能改善儿童的空间智力,并且持续很长。”据统计分析,接受音乐教育的儿童能够在影响科学概念发展的空间智力上平均提高了46%,同时在语言记忆力和反应力速度上也有明显地得以增强。
  二、音乐教育增强儿童的创造思维能力发展
  构划未来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自我表现力和非凡的创造力,音乐教育给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和发展创造力的机会。
  音乐主要特点是没有直观的形象,而音乐形象的体验主要存在于人的想象空间中,以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特别是运用形象思维把感觉、情感和理性相结合。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是真正实现把儿童的思维方式逐渐地由聚合型思维向发散性思维的运动,通过表象去创造对象与完成作业,经过体验促进顿悟,而最终将对音乐的感受得到理性的升华。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没有想象就没有意境,也就不会有艺术美的创造。音乐表现是以声音作为载体,具有非具象性的,也就是说,音乐既看不到又摸不到,不像雕塑或建筑那样存在于现实空间而“凝固”在那里,但却能给人一种广阔的想象空间。如钢琴的快速琶音犹如流水,长笛三度音好像鸟鸣,定音鼓的轮击好比雷声,快速半音阶下行的旋律如同下雨的形象等等。同时音乐表达具有不确定性的,音乐形象兼具多义性,因此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音乐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即使同一个人欣赏同一段音乐,每次的感受、产生的情感体验也都会不尽相同。
  从音乐教育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看,十分有利于儿童创造精神的培养。不论西方重和声复调的音乐,还是中国重旋律线条的音乐,都表达着人类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这些情感通过不同的节奏、曲调、和声、音色等要素来表现,其感受也是不同的。演唱、欣赏音乐作品,都需要注意其速度、力度、音区、复调、曲式、织体等在内的要素特点。无怪乎有人把音乐的表演称之为二度创作,把欣赏、感受音乐称之为三度创作。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可以引导儿童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想象,进行二度、三度创作,能直接而充分的培养儿童的创造意识。对多彩多姿的旋律、千变万化的节奏、和谐动人的和声以及色彩各异的调性触类旁通,在理性的指引下引发更深刻更明晰的情感体验和想象联想。从而激起情感上的共鸣,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通过欣赏活动还可以帮助儿童借助于想象展开广阔的思维天地。
  音乐教育中呈现的音乐特质,为儿童提供最大限度地驰骋想象的创造空间。使儿童在联想、想象的创造性活动中发展自己自由而丰富的审美想象力,培养发散性思维或求异思维,发展个性,并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三、音乐教育促使儿童快乐中学习
  音乐具有愉悦作用,荀子说“乐者,乐也。”就是认为音乐能使人“快乐”,来满足感情的需要。音乐通过声音的媒介作用,产生出情感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会引起人的情绪反应,并对人的情绪起着调节或激发作用。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儿童通过演唱、演奏或欣赏音乐作品,感受真、善、美的音乐形象,给人的情感领域以无形的巨大的影响。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以音响为表现手段,构成了富有动力性结构的审美形式,通过诉诸心灵的声音并作用于情感,以引起共鸣,陶冶儿童情操,促使儿童逐渐趋向完美的境界把乐曲中的感情,全部转化为自身的体验,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培养审美感受能力。音乐教育活动通常以强烈的形象感染,把很深刻的理论内容加以通俗化,并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渐进方式进行,使儿童的感情完全深入歌曲当中,真切地触动儿童的心扉,从而在喜闻乐见中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充分发挥音乐教育本身固有的特点,将会使儿童心灵的得到洗涤以及智慧的升华。
  许多音乐艺术作品蕴藏着深层次内容,以独特的情境来诱发儿童自由地想象,因而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音乐审美的精义就是让儿童学会听赏音乐,逐步对音高、乐强、节奏、调性等音乐语汇有了比较敏锐的感受,渐而体会歌曲的艺术形象,理解歌词的涵意,把握歌曲表达的情趣与风格。有些作品意义深刻,需要理解认识,如俄国著名作家的屠格涅夫作品的音乐性很强,他把文学作品的视觉艺术和音乐作品的听觉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生动的情感进行体验,引导分析歌曲的动机、主题、旋律手段等整体性的音乐结构,逐步建立对音乐作品以及音乐表演的质量效果的评价标准,从而树立正确的音乐欣赏观点,进入情绪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相结合的审美理解阶段。
  四、音乐教育突出儿童在活动中主体性
  音乐教育是通过亲身感知、参与、理解、表达,从而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敏感性和表现美的能力。ii音乐给儿童表现自我、接触社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和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活动,艺术性地调动儿童兴趣,参与音乐活动中来,并使其获得音乐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音乐教育是讲求配合的,通过合唱、合奏等活动形式来培养儿童相互接纳的合作精神,这里就要求相互作用与发展,建立伙伴式的自由平等交往关系。“平等的关系使儿童有可能从事一种新的人际探索,形成社交能力。”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教育范畴,而引伸到人的个性发展的层面上来。
  音乐的教学和演出活动,都通过轻松、和谐的方式,有效地改变一些自我为中心“内向型”儿童的封闭心理状态,有利于儿童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高了社会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培养乐群意识和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姚思远.论音乐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1)
  [2]王文峰.幼儿园学科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189)
  [3]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