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维定势议论文800【思维定势在小学合唱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中国人具有注重线性思维的民族品质(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出版),如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比较注重线条而较少关注块状和立体的表现。在音乐感受与表现方面,中国人对单声部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强于多声部音乐。这使得合唱教学长期以来成为音乐教学中的阻力。为解决合唱教学问题,笔者根据思维定势的心理学原理,利用其积极的一面,结合小学教材中的歌唱(合唱)曲,进行了运用思维定势促进合唱教学的实践,并总结了思维定势在进行“轮唱式合唱曲”、“固定音型伴唱式合唱曲”、“同步节奏合唱曲”和“对位节奏合唱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办法。
  关键词:轮唱式合唱曲 固定音型伴唱式合唱曲 同步节奏合唱曲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12-03
  
  合唱是极富表现力的音乐形式,并具有很强的“熏陶”功能,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学校的合唱活动当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小学生音乐鉴赏和表演水平,丰富音乐体验,陶冶性情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合唱教学又是一根“难啃的骨头”,教师对合唱教学普遍具有“畏惧”心理。以对历届全国性音乐教学展评活动的统计发现,合唱课所占的比例很低。在日常教学中,一些音乐教师也常会避开合唱作品的教学,或对合唱作品作“简化”处理,如只教合唱曲中的某个片段,或干脆用齐唱代替合唱。因此,实际的合唱教学并未达到教学目标中的“计划”要求,本属于歌唱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合唱艺术,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造成合唱教学面临尴尬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历史的原因,环境的原因,习惯的原因等。
  首先,合唱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奥尔加农”(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单线条旋律的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曲调,构成的一种简单的“复音”形式),到文艺复兴时期日臻成熟,到巴洛克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开始从宗教走向世俗,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达到高峰,涌现了很多作曲家的大批优秀作品。因此,合唱艺术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氛围、丰富的作品和成熟的表演体系。而我国从20世纪初才有合唱传入,虽然经历了学堂乐歌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阶段,但毕竟历史较短,作品的量、质,表演的艺术水准,传播的范围等,都与欧洲有较大的距离,我国的合唱总体上具有起步较晚、水平较低、氛围不浓的特点。
  其次,中国人向来有注重线性思维的习惯。在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中,比较注重线条的表现作用,较少关注块状、立体的表现。民间音乐也具有线性特征,强调旋律线的进行,注重旋律线的表情作用。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偏爱线性思维的习惯。人们的音乐欣赏习惯偏爱于单声部。在演唱习惯上,也喜欢突出“主旋律”,合唱时较少关注到声部间的“和睦共处”。甚至在音乐教师的日常教学习惯上,也反映出注重单旋律的倾向。比如,音乐课开始时的“问好歌”和结束时的“再见歌”,大多是单声部的。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歌唱伴奏时,多采用左手弹和声节奏式伴奏音型,右手弹主旋律,看似在帮助学生唱准旋律,其实是在强化学生的以旋律为主的单声部概念。久而久之,学生熟悉了单声部的演唱习惯和演唱环境,对多声部的学习容易产生“不适”反应。
  那么,如何克服上述不利因素,使小学合唱教学走出困境呢?笔者提出运用思维定势改进合唱教学的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会使人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这就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是,它可以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定势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每天碰到的90%以上的问题。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是,不利于创新思考,容易进入墨守成规的境地。而在合唱教学中,则可以运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使合唱教学变得较容易。
  一、思维定势在轮唱式合唱歌曲教学中的运用
  轮唱是合唱的特殊形式,在两个声部一前一后演唱同样的旋律时,在思维定势的作用下,各声部就不易“跑调”,从而使合唱效果得以体现。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轮唱作品有:《两只老虎》、《美丽的黄昏》、《嘹亮歌声》(前三句是轮唱)等。以第四册《两只老虎》为例:
  曲谱1
  当第一组学生演唱完“两只老虎”的歌词,继续往下唱“跑得快”时,第二组学生唱出了“两只老虎”的歌词,虽然歌词和旋律都不一样,给第一组学生的继续演唱带来了干扰,但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第一组学生仍能顺着惯性思维唱出“跑得快”的歌词。同样,此时第二组学生也受到前一小节唱“两只老虎”的思维定势影响,保持演唱的稳定性。
  由于轮唱只是把相同的旋律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复制”,依靠思维定势的作用,在轮唱过程中,两个声部的学生容易保持各自的“稳定”,因此,轮唱式的多声部演唱,是合唱中相对较容易实现的,这也是教材的编者将轮唱曲定为小学阶段第一首多声部演唱曲的原因所在。但是,仅靠教材编排的三首轮唱曲来培养学生的多声部演唱感,是不够的。在实际教学中,当从未接触过轮唱的学生,第一次学习《两只老虎》时,也会遇到演唱困难。为此,笔者认为,需要在更早的学习阶段,如在第一册的学习中,当一些歌曲学会后,可以进行轮唱练习。以第一册《国旗国旗真美丽》为例:
  
  曲谱2
  如上谱所示,当第一组学生演唱第一句“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歌词后,能顺着思维定势自然地唱出第二句“金星金星照大地”,此时,第二组学生唱出“国旗国旗真美丽”,并不会给第一组学生产生太大的干扰(双方音量均衡的前提下)。而第二组学生在初次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这一句时,由于之前听到第一组学生唱了这一句,同样形成了听觉上的思维定势,在两个声部重叠演唱时也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以上用歌词进行轮唱的方式同样适用于以哼唱形式进行轮唱,并且哼唱比唱歌词更能统一声音,从而获得更好的和声感。在哼唱的基础上,还可以逐渐过渡到用唱名演唱。需要注意的是,以乐句为间隔单位的轮唱是较容易的,相对较难的是相隔一个乐节的轮唱,而相隔一个小节的轮唱则更难。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由易到难的轮唱练习,如从间隔一个乐句的轮唱,过渡到间隔一个乐节,一个小节,从局部的轮唱,过渡到全曲的轮唱等。轮唱具有培养学生的复调感与和声感的双重功能,即既能获得两个声部横向进行的听觉经验,也能获得两个声部纵向叠置的听觉经验。为了使纵向声部间也具有和谐感,需要选择前后相随的两句旋律在重叠演唱时有较多的谐和音程的歌曲(或歌曲中的部分)进行轮唱,以达到更好的合唱效果。
  二、思维定势在固定音型伴唱式合唱歌曲教学中的运用
  固定音型伴奏式合唱歌曲,是指一个声部是主旋律声部,另一个声部用反复出现的固定音型进行伴唱的合唱歌曲。思维定势的原理同样适用于此类合唱歌曲的学习。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此类合唱作品有:《钟声叮叮当》、《柳树姑娘》等。以第七册《柳树姑娘》为例:
  曲谱3
  由于固定音型“0 33 30|”是对相同音乐素材的多次反复,于是就形成了思维定势,学生只要唱准第一个音型,随后就可按思维定势的惯性作用进行演唱,而不易受上方旋律声部的干扰。同样,演唱旋律声部的学生,也能继续保持本声部的相对独立性。与轮唱式的合唱歌曲相比,固定音型伴唱式的合唱歌曲需要增加对固定音型的演唱进行强化教学的过程,并需要为固定音型的第一次演唱作好引导与铺垫。较简单的引导和铺垫做法是:让固定音型处于领先的地位,即先由固定音型组的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演唱,随后,主旋律声部加入,这样可以实现较好的合唱稳定性。
  此类歌曲的两个声部具有较明显的主角与配角之分,伴唱声部常起点缀、烘托的作用,这符合以单线条为主的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因此,这类合唱练习也是合唱学习初步阶段可以经常采用的。由于教材中此类歌曲较少,教师可为一些单声部歌曲编配伴唱声部。在编配时需要注意:
  1.从局部点缀式伴唱过渡到全曲伴唱。类似《柳树姑娘》中,伴唱声部以点缀的形式出现,演唱中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给伴唱声部的学生发出演唱信号,引导学生唱准节奏。唱唱停停也让学生多了相互倾听的机会。当适应了局部点缀式伴唱的演唱后,可逐渐过渡到用固定音型为全曲进行伴唱。
  2.处于重叠位置的两个声部的第一个音宜由相同过渡到不同。在上例《柳树姑娘》中,第一组伴唱音型的首音是3,第二组伴唱音型的首音是2,正好与上方声部相同。当学生适应后,可逐渐过渡到首音不同的音型。
  3.伴唱声部的节奏与旋律声部的节奏形成一定的对比和互补(如旋律的节奏较松,伴奏型的节奏可以较紧,反之亦然),如第二册的《理发店》可作如下编配:
  曲谱4
  4.还需要关注声部间的和谐关系。如上例《理发店》的伴唱声部中,如果一直用“5 -|3-|”进行伴唱,则在第六小节会出现“3”与“4”小二度重叠的不协和音程。
  三、思维定势在同步节奏合唱曲和对位节奏合唱曲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同步节奏,是指第一声部与第二声部以相同的节奏重叠而形成同步,上述谱例2中两个声部的节奏关系就属此类。而对位节奏,是指两个声部形成你长我短的对位节奏关系,如上述谱例3和谱例4即属此类。人音版小学教材中,两个声部是同步节奏的合唱作品有:《小小少年》、《拍手拍手》、《阳光牵着我的手》、《让我们荡起双桨》、《红蜻蜓》、《冬夜静悄悄》、《小纸船的梦》、《晚风》、《苹果丰收》、《我怎样长大》、《如今家乡山连山》、《故乡的小路》、《雨中》、《堆雪人》、《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铃儿响叮当》、《可爱的苹果》、《同一首歌》、《红河谷》、《拉起手》等。两个声部是对位节奏的合唱作品有:《迷人的火塘》、《小黄鹂鸟》、《茉莉花》、《Do Re Mi》等。还有一些作品既含有同步节奏,又含有对位节奏,如:《叮铃铃》、《大家来唱》、《小孩世界》、《田野在召唤》、《手拉手》等。可以发现,教材中同步节奏的合唱歌曲数量最多。
  相对于对位节奏的合唱,同步节奏的合唱是更难的,其原因主要是受趋同性的影响。
  “趋同”,是向着相同的方向发展的意思。原是生物学术语,是指不同系统的生物,在进化中逐渐表现出相似的形态和性质特征。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习惯具有趋同性,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尤其是相同或相近事物的影响。学生在演唱两个声部是同步节奏的合唱曲时,比演唱两个声部是对位节奏的合唱曲更易受到趋同性的影响,从而动摇旋律的独立性,于是就会出现“一个声部被另一个声部拉过去”的现象。以第十册《迷人的火塘》为例:
  曲谱5:同步节奏(将原谱的第二声部前移了两拍)
  曲谱6:对位节奏(与原谱相同)
  实际教学中,当学生演唱同步节奏的旋律(曲谱5)时,受趋同性的影响,第二声部中的部分学生会“动摇立场”,或唱得“四不象”,或逐渐唱成了第一声部的旋律,这些“立场不稳”的声音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演唱稳定性,导致合唱的成功率降低。而当学生演唱对位节奏的旋律(曲谱6)时,第二声部的第一句是以紧密节奏进入的,正好与第一声部宽松的节奏形成对比,在松与紧的对比环境中,第二声部的学生能迅速巩固自己的“阵地”,并顺着思维定势找到第二声部旋律演唱的感觉,唱稳唱准余下的旋律。
  因此,克服趋同性带来的同步节奏合唱曲的演唱困难,可以在分别学会两条旋律的基础上,采用将同步节奏的两条旋律进行“位移”的办法(如上例由曲谱5“位移”成曲谱6),以增加重叠声部间的差异性,减少趋同性干扰,再利用思维定势,唱稳唱准自己的声部。当学生适应了对位式的演唱后,再采用由教师引唱第一声部的开头部分(如谱例6的“3556 53”),然后同时引出低声部的旋律(从“1333 16”开始演唱)和高声部的旋律(从“3556 53”开始演唱),就自然地过渡到了谱例5的同步节奏合唱。以上教学过程用流程图表示如下:
  至于两个声部是对位节奏的合唱曲教学,由于各声部旋律独立性和完整性较强(如《迷人的火塘》、《小黄鹂鸟》、《茉莉花》、《Do Re Mi》),可以运用单声部演唱中产生的思维定势,直接进入合唱。
  唱准唱稳单个声部,是合唱成功的重要保证。思维定势运用在小学合唱教学中,主要在于利用思维定势的“守恒”作用,帮助学生唱稳唱准自己的声部(守住自己的阵地)。而要使合唱更和谐,更有表现力,还需要进行声部间的“对话”和“照应”,直到达到几个声部相互照顾、相互支持、相互衬托的“双赢”目标,这是合唱教学的另一个话题。
  
  参考文献:
  [1]毛凯、杨秋仪.合唱艺术[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2] 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