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泡茶手法_中国茶道四谛

       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在世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中国茶道四谛

  中国茶道四谛

  1、和——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和”是道、儒、佛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茶道所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太和”。“保合太和”的意思是指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太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正道。以哲学范畴的“和”为基础,儒、佛、道三家对茶道中的和,各有自己的理解与诠释。

  儒家从“太和”的哲学理念中推衍出“中庸之道”的思想。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活动的全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时表现为“春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在饮茶的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朴实古雅去浮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一个“和”字是茶事活动的宗旨,“此所谓赏天地自然之和气,移山川石木于炉边,五行具备也,没有天地之流,品风味于口,可谓大矣,以天地之和气为乐,乃茶道之道也”(泽庵《茶亭之记》)。

  道家从“和”这一哲学范畴引申出“天人合一”“知和日常”等理念,认为天地万物都包含阴阳两个因素,生是阴阳之和,道是阴阳之变。还认为人与自然界万物同是阴阳两气相和而生,人与自然万物本为一体,应具有亲和之感。知道了“和”的内涵,就是知道“道”的根本。在处世方面道家提倡“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四章),即认为好坏均可相安相处,为人不露锋芒,处世与世无争。在茶道中,道家对和的理解表现于特别注重亲和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以及“致清导和”的养生理念。

  佛家提倡人们修习“中道妙理”。《杂阿含经·卷九》中引用佛陀说:“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这是中和的哲学理念。在《无量经》中佛陀说:“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这是和诚处世的伦理。在茶道中,佛教的和最突出的表现是“茶禅一味”,这实际上是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原本土文化的“和会”。

  2、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求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的必由途径。

  道家的清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影响极其深远,其“虚静观复法”在中国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与实践。“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赵佶《大观茶论》)。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时,你的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家把“静”视为归根复命之学,天人合一之学,儒家、佛家也有相似的主张。宋代大儒程颢说得明白:“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人风云变态中。”(《秋日偶成》)中国古代许多士大夫们都有在茶中静品得趣的感悟和体验,“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林逋《尝茶次寄越僧灵皎》)一类的诗句不胜枚举。而佛教的“茶禅一味”,“禅”、的梵语直译成汉语就是“静虑”之意,指专心一意,沉思冥想,排除一切干扰,以静坐的方式去领悟佛法真谛。儒、道、佛三家不仅都认为体道悟道离不开静,而且还都认为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也离不开静。苏东坡“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首充满哲理玄机的诗,合于诗道,也合于茶道。古往今来,无论是道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道。

  3、怡——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

  “怡”者,和悦、愉快之意。在中国茶道中,“怡”是人们从事茶事过程中的身心享受。

  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历史上王公贵族讲茶道,重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权势,夸示富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重在“茶之韵”,意在托物寄怀,激扬文思,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驱困提神,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茗养生,保生尽年,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讲茶道侧重在“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腻,涤烦解渴,享乐人生。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在茶事过程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畅适。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4、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人不轻易言“道”,而一旦论道,则必然执著于“道”,追求于“真”。这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真,原是道家的哲学范畴。在老庄哲学中,真与“天”“自然”等概念相近,真即本性、本质,所以道家追求“抱璞含真”“返璞归真”,要求“守真”“养真”“全真”。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另外,还包含了待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要真闲。总之,茶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1.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台湾教授吴振铎解释:“清”是指“情洁”、“清廉”、“清静”、“清寂”。茶艺的真谛不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心境清寂、宁静、明廉、知耻。“敬”是万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对己谨慎。“怡”是欢乐怡悦。“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诗人生活的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2.我国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茶业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3.“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事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中国茶道四谛相关文章:

1.中国茶道文化深远

2.中国茶道道法自然的介绍

3.中国茶道的资料介绍

4.中国茶道的精髓

5.中国茶道的精神理念

6.禅意茶道人物意境图片

7.茶道坐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