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战略基点_永葆先进性

  编者按:2011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周年诞辰。90年来,中国共产党何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何以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进步,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本文认为,自党诞生之日起,就把先进性作为自身的崇高使命,通过推进自身的先进性焕发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强劲力量。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正是永葆先进性的战略基点。
  (一)历史的星空无时无刻不在变幻着、发展着,又总是被一些不变的“神秘力量”主宰着、推动着。
  1949年3月,新中国诞生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庄严而自信地宣告:“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2009年9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部署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60年风雨沧桑,“一个新世界”巍然屹立。世界为之惊叹,进而探寻:这个比现代化先行国家晚了100多年的古老国度,靠什么“神秘力量”创造了追赶现代化的“中国奇迹”?
  这两个重大历史节点,不经意间揭示了这一“神秘力量”的踪迹。但它的活跃,却不仅仅在这60年。前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后启这个已执政60年大党的未来,“神秘力量”都始终贯穿。
  用28年时间,彻底改变1840年以来的中华民族命运;用60年时间,走过其他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大大压缩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航程,“神秘力量”都至为关键。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诉求。自诞生之日起,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就把先进性建设作为自身的崇高使命,通过推进自身的先进性焕发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强劲力量。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学习是始终高扬的不变旋律。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提出,体现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定推进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政治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必将成为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战略基点。
  (二)不加强学习、不坚持学习,就没有党的先进性。
  近90年来,中国共产党何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何以能始终走在前列、引领进步?
  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是求新求变的起点,也是解读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密码”。我们党正是抓住了这一事物发展的关键变量,把它作为推进自身先进性的重要法宝来运用。
  靠学习起家、靠学习立党、靠学习执政。在每一个大变动、大转折、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党总是发出学习号召,着力推进自身先进性,以紧紧适应变化了的时代。一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历史。
  在欧风美雨的激荡中,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新民学会,开学习之新风。这样的学习,不仅为党的诞生作了先进的思想准备,也为党的成长确立了先进的理论基础。
  自后,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广度上的每一次拓展,在深度上的每一次推进,学习都成为变革的先声。
  大革命时期,《古田会议决议》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成为在思想上推进先进性的伟大创举;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风运动强调“改造我们的学习”,打破了种种教条主义精神枷锁;解放战争时期,中央教育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使抵制“糖衣炮弹”侵袭成为推进党的先进性的永恒课题。
  进入历史新时期,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成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先河,进而开启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时代。
  在这样的新时代,学习日渐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从1982年作出“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到1983年和1994年两次召开“全国党员教育工作会议”,再到新世纪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学习成为提升全党水平、统一全党思想的有力武器。
  特别是从党的十六大开始,中央政治局带头坚持集体学习,学习频率之高、领域之广、研究之深,国内外罕见,充分彰显中央领导集体强烈的责任意识与自觉的学习意识。
  学习的执著与善思,总是孕育思想的伟大创造、理论上的伟大创新。中国共产党的90年,在思想上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时代真正需要”的两大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没有人会否认,这是中国共产党推进自身先进性进程中划时代的伟大思想事件。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通过学习这个制度管道,科学理论最新成果都会及时输送到党员、干部中去。
  “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一语中的。
  (三)不重视学习、不善于学习,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一个国家现代化愈滞后,愈需要其政治领导力量的强大推动。其追赶现代化的质量与速度、力量与后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政治领导力量学习水平与能力的不断提升。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党兴起的每一次学习热潮,都有力推动了党的先进性,进而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
  历史常常令人嗟叹。当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潮流成为一些国家的自觉选择时,古老的中国在“中央帝国”的迷梦中,不但成为文明和时代的落伍者,更陷入亡国灭种的危局。
  在民族存亡之秋,中国被迫启动现代化,此后却以不可思议的执著和速度一路追赶,不断跨越现代化征程上的诸多障碍,创造推进现代化的“中国速度”。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现代化的矢志不移,得益于中国共产党永葆自身先进性焕发的强劲动能。
  世界现代化有先行者探路。这的确为后发追赶型国家提供了奋进的参照。但如何学习和借鉴其现代化知识经验,既避免重复先行者的老路,又探索适合中国自己的现代化之路,考验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智慧。
  中国共产党人以谦虚、诚恳、包容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带领人民在神州大地上进行了不懈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打消了各个历史时期来自各方面对中国现代化的疑虑,开辟了一条迥异于先行者的现代化路径。
  红日初升之时,没有人会相信共产党这个新生力量能担起中国现代化重任,甚至在党内也有“红旗能打多久”的疑惑。党的办法是,在学习中革命,在学习中战争。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许多人对前途命运、对革命形势、对战争看法认识不清,对跟不上快速变化的时代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本领恐慌”。毛泽东同志提出“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全党的同志“都要进这个无期大学”。
  在推进自身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仅仅用了28年时间就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举扫清了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
  “天下可以马上得之,不可以马上治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不仅是由革命党转向执政党后的执政新课题,更面对着神州大地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现状。世界抱着狐疑的眼光且看这个新生政权如何执政。党的办法是,在学习中建设,在学习中执政。
  “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作。”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
  传奇,继续在共产党人手里铸就。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邓小平同志曾这样回忆:“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那一次,我们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在世界现代化加速前进的年代,中国现代化曾出现重大停顿。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 面,面对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边缘,党的办法是,在学习中改革开放,在学习中推进现代化建设。
  学习意味着开创。“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探索”、“摸着石头过河”、“杀出一条血路”。
  学习意味着前进。“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拥护的危险。”江泽民同志强调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意味着担当。不学习“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胡锦涛同志强调“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不断加强,不断推进”。
  “中国巨变的种子是在1978年种下的,那是30年中央计划经济与30年追赶西方之间的关键转折点。”美联社一则报道这样评价。改革开放这一场波澜壮阔的学习创新实践,描绘了中国发展进步的恢弘画卷,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成功道路,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也为世界创造了一种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
  回望中国现代化近90年的艰辛奋斗,伟大祖国所以能相继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大踏步跟上世界现代化的节奏,动力正在于我们党执著地学习,执著地推进自身先进性。
  (四)在深刻变革的时代,党要始终走在前列,完成执政使命,必须大力加强先进性建设。
  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起,就以其他政党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在世界各国政党政治运行中独树一帜;就把先进性确立为本质属性,在推进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表现不俗。
  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先进性更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具备先进性,才能走在时代前列,引领发展进步;失去先进性,就有失去执政资格、失去人民信任和拥护的危险。
  “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这样的政治自省和科学认知,源自于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忧党兴党意识。
  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时代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须发展。只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现代化的新实践。
  ――要不断加强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是执政党的凝聚力、向心力之源,是筑牢思想基础、形成强大合力的“软实力”。必须通过宣传教育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武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干部群众的行为准则。要提高执政能力。推进现代化的新课题、新挑战,对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科学文化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要全面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领,提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要大力引导社会风尚。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道、国家兴盛之要。学习只有成为社会精神风尚、全民自觉行动,才能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共同推进发展进步。要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学习型政党建设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形成崇尚学习、热爱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
  永不满足的学习渴求、永不停歇的创新步履,中国共产党把自身的先进性不断推向新的高度。而当建设学习型政党这个战略基点构筑之后,“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又将内化为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品质。
  在这个意义上,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不曾面对的课题,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不曾遇到的难题。
  建设学习型政党,能否担当这样的新任务?历史期待一代共产党人的回答。
  对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作出回答,也能够作出回答。
  (五)在提出这一战略任务的同时,中央已经设计好了承载它的最佳载体,这就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位置。建设学习型政党,历史地落到了各级党组织的肩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然地成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我们这样一个大党,从边疆沿海到内陆高原,从东中西部到东北地区,从机关、学校到乡村、街道,从领导干部到流动党员,无论是党员的思想状况、工作实际、水平素质,均千差万别、殊为不同。这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面临的最大实际。
  我们这样一支庞大队伍,大多数同志是重视学习、努力学习的,但也有少数同志在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有的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有的装点门面、走走形式,不真学;有的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有的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等等。
  面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实际,必须进一步提高全党的学习意识。
  当今时代,知识更迭迅忽莫测,有学习能力才能提升应变能力;知识海洋浩瀚无边,有学习深度才能成就事业高度。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学习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一种政治责任;不仅是个人需要,也是党的需要。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阶段学习为终身学习,就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我们的学习,最终都要转化为实践能力,体现到增强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上,体现到焕发创造活力、激发奋进动力上,体现到知识结构优化、综合素质提升、知识储备丰足上,体现到党群干群关系改善、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提高上。
  学习的方法决定学习的效果。学风问题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立足实效;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坚持学习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我们才能学得更多、学得更好。
  学习需要个人的“自律”,也需要制度的“他律”。充分发挥已有的集体学习制度、培训轮训制度、调查研究制度、主题教育制度、学习考核制度、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的作用,探索创新促进学习、保障学习的新办法、新机制、新途径,学习才能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坚定自觉。
  学习力决定生命力,激发创造力。把学习深深熔铸在我们民族的血脉里,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必将在现代化进程中铸就中华文明的新传奇。
  (责任编辑:苗遂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