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术论文范文_学术论文范文

  建筑是 经济 、技术、 艺术 、 哲学 、 历史 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建筑学术论文范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建筑学术论文范文

  建筑学术论文范文篇一

  建筑文化与建筑环境

  摘要: 建筑是 经济 、技术、 艺术 、 哲学 、 历史 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 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 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同时这种文化特征又与 社会 的 发展 水平以及 自然 条件密切相关。

  关键词: 建筑文化 建筑环境

  一 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土地、水质、植被等等。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在 中国 的海南岛和 台湾 岛,椰林茂密,气候炎热,人们用椰树叶、棕榈叶盖起了适应热带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楼,通风、凉爽、轻盈、简洁,建起了热带雨林建筑。

  在中亚、西亚,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人们用石块垒砌、依山就势盖起了石板建筑,避风、挡雪、保温、御寒,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依山就势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群。

  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半开敞式入口,山坡挡墙甬道,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显。

  在美国的东部,在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南方,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人们用木材、砖瓦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盖起了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这些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融为一体,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 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欧洲国家、美洲国家、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国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因而产生了古代的或 现代 的中国建筑文化、俄罗斯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欧美建筑文化、非洲建筑文化等等。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 影响 到信仰宗教的国家和地区,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沿袭至今,既古老又博大,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 000多年,根深蒂固。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禅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融为一体,光辉灿烂,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在当今世界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最终才能建立一个 “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三 中外建筑文化的 发展 与交融

  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全球化的 社会 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冲突与交融。

  几千年来, 中国 受外来文化的 影响 渊源流长。佛教文化本来发源于印度,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传经,佛教影响中国2000多年。但是,佛教的 内容 ,佛祖的像貌,佛庙的形制与中国文化交融,形成和发展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义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师吕彦植先生20年代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成和发展了中国50年代“社会主义”建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一次打开国门,引入西方 经济 管理模式,模仿“欧陆风格”、港台建筑,后 现代 主义几乎风靡全国,形成和发展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建筑文化。不言而喻,世界各国的建筑文化均要受到当时当地 政治 体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的约束,相互冲突,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然而,什么样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只有那些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融合为本民族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 古今建筑文化交融的探索和追求

  古今交融,古为今用,用什么?必须 分析 “古”与“今”在建筑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文化观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引发的必然结果。正如吴裕容先生在评价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时指出的:“人们试图让每一种 艺术 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 时代 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古今交融探索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 问题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隔,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庭园绿化,更是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创作现代建筑当中,当代建筑师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按现代化多方面的要求,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人们的建筑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继承中国传统,发扬民族形式,创作建筑艺术美的问题经历过多少次探索和讨论。经历了解放初期模仿“大屋顶”的怀旧复古时期;经历了批判复古主义,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阶段;经历了文革批判洋奴 哲学 ,推行“干打垒”穷过渡的年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崇尚西方,风靡“欧陆风情”时期。经过反复摸索的艰难曲折以后,中国建筑师开始走继承传统,适应功能,采用高新技术,探索古今交融,实现建筑创作现代化的正确之路。

  本文所谈建筑文化的环境与交融只是初步探讨,许多深层 理论 问题还须进一步 研究 。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应当牢固地树立起“ 科学 的建筑文化观”,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加速建筑文化与环境、与民族、与社会、与时代的交融进程。

  建筑学术论文范文篇二

  建筑课堂的建筑美

  从建筑专业来讲,首先需要帮助学生确认专业概念,找准目标,夯实基础;同时要注意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的构建,密切关注专业动向;最后要注意结合实践对课堂进行拓展,恰当运用评价激励学生,教师自身需要重视教学反思。

  建筑是一门沉默的艺术,纵观那些或高大雄伟或小巧秀丽的建筑物,它们的身躯历经风霜,见证了时间的沧桑。建筑是凝固的音符,它的姿态延伸了人们心灵的感触,既需要文艺的敏感与灵动,又需要理性的睿智和沉稳。因此,在课堂构建上,既要考虑到打好专业基础,又要考虑到课堂环节衔接的流畅;既要考虑到理论的落实,还要考虑到与实践的结合,以及探索前沿的走向。同时要注意到视野的拓展,学生个体的理解和感觉,整个课堂才能开合有度,行云流水,意蕴深厚,言简意远。

  一直以来,因为生源的原因,中职教育的课堂令人纠结。尤其是专业特质突出的建筑课堂,在课堂预设和生成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横生枝节甚至脱节的现象。因此,如何因势利导地构建起一堂专业课,并且使得一堂课的时间真正发挥作用、提高效率,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课堂文化,是探究的核心。

  1 找北,定心,夯实基础

  鉴于中职教育所面对的学生群体,要构建好课堂,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准方向,这就是传统建筑术语中的“找北”。只有找准方向,学生的心思才有聚焦点,专注于专业课堂的学习,才能够接受基础的建筑理论,从而夯实理论基础。从课堂构建的角度来说,一堂课只有找准方向,始终向着目标前进,才能把整个环节进行完毕,从而成为完整的课堂。任他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无论是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性质各异功能各具的建筑材料,还是极具抽象而又极具立体的建筑力学,都可以在课堂指北针的引领下登堂入室,进入大脑。上帝给了霍金极为聪慧的大脑和极高的天赋,同时还给了他一具行动起来极为艰难的身躯。但是,他找对了“北”,所以有了《时间简史》。建筑课堂的地基亦如是——明确专业理念。

  所谓专业理念,既包含了专业概念,又包含了个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每一个中职生,从初中毕业后直接接触专业学习之时,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因此,这就要求上好开学第一课,力求直观、简明扼要地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特质。而在日常课堂构建中,则需要重点落实专业概念。万丈高楼平地起,概念是贯穿整个专业课堂的引线。只有明确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会有热爱,有了热爱才能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找对课堂之北,再平凡的学生也会炫出智慧的火花。

  2 水平,引领,拾阶而上

  水平在建筑中用来保持方向,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的引领。学生始终是主体,而教师是主导。在喧嚣沸腾的建筑课堂舞台上,教师,就是那个不起眼的却起着引领作用的水平。水平制衡着课堂,教师一直在寻找,寻找最佳的平衡点。很多年来一直在询问,询问什么才是真正的中职课堂教学;一直在呼喊,呼喊着向课堂要质量;一直在探索,探索怎样把一堂课上得风生水起,灵动鲜活,引领着学生找到理想的前途。教师的脑子里萦绕着很多很多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杜威的教育经验历程性特点,梅贻琦的“知、情、志”通才教育观……这些理论可谓是各有特色,令人震撼充实,可是,它们绝大多数化做了教师考试时候的题目和机械的答案。

  当每个人都能够跟那些杰出的教师一样,拥有高超的引领课堂的艺术的时候,当教师基本上能够把那些卓越的理论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的时候,素质教育也就基本上实现了!例如建筑制图,在大学和专业的建筑学院里,CAD制图是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而中职院校的建筑课堂中,CAD制图却使用得比较少。这就需要教师在制图课上有意识地介绍、演示使用方法,从而真正起到引领作用。CAD制图进入中职课堂,不仅能够直观地展示建筑物的结构,更便于学生理解,而且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设计意识。笔者曾经在讲授建筑力学的时候使用了CAD制图,这样枯燥的力学理论在CAD状态下变得直观立体,便于理解,尤其是对于立体几何学习不是很擅长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帮助。引领,是师傅领进门,是课堂的水平线的形成,是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使课堂这一主体建筑达到“正负零零”。

  3 组织,拓展,拔地而起

  流畅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组织,建筑的形成离不开砖瓦的堆砌、钢筋的支撑、水泥的黏合。课堂能否行云流水,在于教师个人的组织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这是所有课堂的共性。因此,建筑课堂教学中需要极其重视实践的拓展。尽管现有条件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仍然可以就地取材。没有哪一位建筑大师生来就是大师,贝聿铭先生在承担卢浮宫扩建工程设计的同时也承受了诸多的质疑;罗哲文先生在维护古建筑的路途中经历了诸多坎坷;并非科班出身的安藤忠雄寂寂无名20年,却开创了新式建筑之风。因此,在课堂构建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的拓展,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养成。以建筑构造为例,典型的北方建筑如乔家大院,与传统的江南园林如烟雨楼,因为时代的不同和地域的差异,所展示的美就是迥然不同的美。再如乡土的村落的民居和城市钢筋水泥的建筑对比,这就是现成的教材。

  2009年春天,学校组织学生到山区去踏青,山路蜿蜒曲折,一座民国时期的教堂在山后露出小小一角。这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于是,笔者因势利导,干脆带领他们进行了参观。经历了将近一百年的风吹雨打,教堂虽然面目憔悴,可是主体结构仍然坚固非常。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石质建筑。在它的一边,是普通的北方村落建筑。高大和低矮、坚固和颓圮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细心的学生从各个角度对这些建筑做了对比,在除掉财力上的因素之后,重点对比了设计者的制图和建筑物的材质。建筑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问,一次野外踏青成了课堂的自然延伸。在这里,重视组织与拓展,课堂这座大厦才能在师生的互动下拔地而起。

  4 反馈,灵动,雕梁画栋

  建筑之美在于和谐,课堂之美也在于和谐。因此,教师的评价举足轻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同时也是对自己教学的反思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查缺补漏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教师进一步完善课堂的助力。而教师最乐于看到的,莫过于课堂上学生的争辩和质疑。争辩最能够碰撞出思考的火花和灵感,质疑则能够引发更深一步的思考。在评价、质疑和反思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微笑。教师的微笑应是欣赏的微笑,而不是隐忍和牺牲的苦笑。

  在建筑课堂上,可以领略到洛可可式的繁复、纤秀,也可以瞻仰哥特式的雄奇、高瘦;既可以领略法式建筑的浪漫、神秘,也可以感受到北欧建筑的小国寡民的诗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如此。正面评价直接传达,负面消息委婉表示,平常话语新鲜包装,这些都如同课堂建筑上的雕梁画栋,是费了心血的细节之美,形体微小,但是影响深远。

  建筑课堂的建筑美,是双关的美,也是双重的美。同时,追求完美必定要重视反思。每一次反思都是对建筑课堂的一次完善,一次收获。身为中职教育工作者,耕耘在杏坛上,点检行囊,环视穹野,虽然任重道远,但这些负重的行者却不孤单。希望通过课堂的构建,教师能够让执著和虔诚成为习惯,让尊重与支持成为常态,让理论与实践成为自然,让土建与课堂构建成为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刘守旗,等.教育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100教育案例评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2]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M].吴春荫,林程,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讨论集[M].上海:上海儿童书局,1932.

  [4]王其钧.中国古代建筑鉴赏语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毕万利,周明月.建筑材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7]吴舒琛.建筑识图与构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职业教育中心)
 

  看了"建筑学术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建筑系毕业论文范文

2.建筑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3.建筑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4.有关建筑毕业论文范文

5.建筑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