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道德的相关参考论文|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论文

  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法律与道德的相关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法律与道德的相关参考论文篇一

  《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再认识》

  摘要: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存在形式,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因此,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以道德调整为基础,以法律调整为主导,成了现代社会调控机制的重要特点。

  关键词:法律;道德

  随着多起老人跌倒无人敢扶的新闻屡见于各大新闻媒体,也将关于社会道德风气的舆论推向了高潮,引发了人们对道德滑坡现象的的关注。去年九月份,卫生部网站发出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引起社会较大争议,对此,某报纸发表评论称,面对跌倒的道德,当社会无力扶起时,法律应该"帮一把":一是将见死不救、见危不救入法;二是对那些恩将仇报、以怨报德,甚至捏造事实诬陷他人、讹钱财的跌倒者及家属,让他们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看到老人跌倒上前扶起的行为是一个道德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这样混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因此,准确的理解道德及其与与法律的关系,能够对研究见死与见危不救道德归属及其所违反的道德义务法律化的问题起到帮助的作用。

  一、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一)对道德的含义

  道德可以是传统沿袭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也可以是社会伦理的标准或公共善的意识。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斯多葛学派认为道德即知识;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家霍尔巴赫将道德看作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则认为道德是人们内心的法规和准则,道德是"主观意志的法";美国现代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认为,道德是一种用来分析情境和确定行为选择的工具。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法律是人性中所蕴含的最高理性,告诉人们所应做之事,禁止人们所不应做之事。"道德总体而言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因为道德来源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觉,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我们不能强制要求人们都以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但它在实践中又具有不能回避的尴尬境遇,道德是法律最基本法理的来源,总之道德不能替代法律而存在。

  (二)法律与道德的差异

  1.制裁方式不同

  道德制裁通常是非物理性的(谴责和非议),不像法律制裁那样受到制度的强制力的支持,在道德领域为提供明确的对于具体问题的责任的压力要比法律体系小得多。对许多人而言,没有能够权威性地解释道德规范的道德法庭,当然也没有一种权力可以用来适用道德规范,也没有可以执行道德规范的权利的道德警察。尽管违反道德可能会导致其他人甚至整个社会的舆论谴责,但是它们通常不是由正式的道德执行机构给予或者执行的。对于某些不道德的行为,法律并不会赋予任何的法律效果。许多道德领域悬而未决的冲突和争议一旦进入法律领域就必须得到解决。

  2.表现形式不同

  道德可以试模糊的、不明确的,它无需由某个国家机关加以制定和认可,也无需一定要在某些文件中加以文字记载。道德的内容大多存在于社会成员的观念中。法律则不行,它必须要有明确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高度制度化是法律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法律的原则和规则被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

  3.产生基础不同

  法律规范是有阶级的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随着私有制与阶级的出现而形成的,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法律则是在主观方面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国家意志;法律的内容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因而,法律规范的产生要明显晚于道德。

  4.体系结构不同。

  法律规范是统一的国家意识形态的表现,是由不同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效力位阶,有各种各样的法律部门,不同法律的地位不同,有机组成的逻辑严谨的完整严密体系。道德规范不具有这种特征,它可能来自于不同的阶级、阶层,不同的民族和种族,并形成不同的体系,每个体系的道德规范也没有明确的部门和效力等级划分。

  5.作用范围不同

  法律有意的划地自限,对某些范围内人们的行为的道德规范不予支持,而且可能因为它的干预,所造成的恶果会比它能够防止的还要多。道德是对自我行为的约束,是自发自律的行为;法律是从外部对人的行为约束,是外发自律的行为。在对社会关系的范围的调整上,道德要远超过法律,可以说任何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或多或少都受道德的调整。

  (三)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绝非"授受不亲"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相反,有些对象既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也属于道德调整的范围。两者都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且都在致力于推行某些行为标准,如果没有它们,社会将会难以存续。而在这些基本的行为标准中,法律和道德相互之间彼此补充,从而为社会的稳定与合作作出贡献。正因为有了道德规范的存在,我们认为应该制止这种或那种行为,进而强化了同样在禁止这种行为的法律。也就是说,由这种行为引发的道德上的非难也会借着法律的制裁而更有形和有力。

  法律与道德的并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或者像奥诺雷认为的,道德可能依赖于法律。当人们对作为社会生活依据的道德规范的意见和看法出现分歧时,且这种情况经常会出现,那么法律就会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中对其进行选择和实施提供一种途径。法律这种解决机制能够促进社会生活的合作性和建设性,使那些持有异议的人也有理由去服从,尽管法律的要求与他们所认为的理想社会存在差异。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伦理"的提出,标志着法律与道德由相互对立转变为法律从属于道德。道德一方面是法律的目的,也正因为如此,另一方面,道德又是法律约束性效力的根据。法律所禁止的东西之所以成为义务,是因为它在伦理领域被提升为道德义务。法律的"设计"绝非随意为之,而是必须以特定时期的道德状况为参照。通过法律的实施惩治严重的不道德行为以弘扬道德原则,都能够推进人们道德水平普遍的提高。因此,当某种行为被认为突破了人们道德的底线,而道德约束已力不从心时,法律适时介入、用强制手段对其进行规制就成为理性的必然选择。

  三、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认识的意义

  就像在法律里,我们认为什么是"道德的"或者"不道德的"、值得称赞或者应受指责的判断时,不能仅仅参考行为人的行为及后果来回答。法律可能在道德方面受到批判,道德却不会受到法律方面的批判。关于什么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以及什么样的行为应当受到刑法或其它法律惩罚的观念随时在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较高的道德要求法律化,不能用法律来对付所有的道德上的恶行。法律和道德可能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和目的,并且这可能在非法与不道德之间产生分歧。法律制裁比道德制裁更为严厉是道德责任与法律责任之间分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也解释了法律和道德在关于所谓的"救助义务"之间的分歧。不肯定或谴责未能提供救助的人是一回事,对他施以法律惩罚或补救义务又是另是一回事。由于道德家有能力提出比法学家更严格的应责性标准,加之他们的判决不会产生正式的惩罚,当然不用考虑程序上的复杂性。因此,我们不应当太快得出法律未能施加道德所承认的义务是与道德"不一致"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丹尼斯·罗伊德著张茅柏译《法律的理念》[M].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2]皮特·凯恩著罗李华译《法律与道德中的责任》[M].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3]张文显主编《法理学》[M].发了出版社2007年版

  [4]叶慧娟.《道德与法律关系视野中的见危不助犯罪化探析》[J].刑事法评论,2008,(1):525-553

  作者简介:张瑞(1989-),女,甘肃庆阳人,兰州大学法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

  法律与道德的相关参考论文篇二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摘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法律是由国家颁布的行为规则,在法律规范中包含着国家对人们应该做什么、允许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的要求。道德则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最终决定、按照善恶标准来评价并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维持的规范、原则和意识的总称,它评价人们行为和思想的标准是善与恶,包括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它是依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法律与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主要行为规范,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统一性表现在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

  关键词:法律;道德;统一性

  中图分类号:D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210-02

  一、法律与道德的含义、属性及特征

  (一)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它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它以人们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为特点调整人们的内心意愿和行为。

  (二)道德的属性

  道德作为由一定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式和社会调整形式,具有以下属性:

  1.物质制约性和历史性。物质制约性指道德的根本内容和性质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最主要的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2.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

  3.民族性。道德具有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道德,或者说道德具有民族的特点。

  4.人类共同性。道德的人类共同性不是指人类有亘古不变的道德,而是指人类社会共同的道德内容。

  二、法律的含义及特征

  (一)法律的含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式》中指出,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个人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由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这种意志的表现,就是法律。”[1]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法的概念的阐释,吸收国外法学研究的成果,将法定义为: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法的特征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可将法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示;法的内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法是反复适用的。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第二,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的种类繁多,除了法之外,还有道德规范、社会礼仪等。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法是由国家创立的社会规范。第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

  三、中西方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思想

  (一)中国历史上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主要观点

  在中国,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国家一体,国家至上的整体观念,从人性论出发认识道德和法律,认为道德源于人的善良本性,而法的产生则基于人的恶德本性[2]。早在西周时统治者就提出“明德慎罚”的思想,它标志着奴隶主阶级对法德之间的关系有了自觉的意识。孔子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创立者,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秦国用严法和酷刑排斥道德因而短命,西汉统治者总结了秦亡的教训,提出“礼法并重”,继而董仲舒论证了“德主刑辅”的思想,认为“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助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德法并存或以德入法的特点。”[4]

  (二)西方法学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流派及观点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吸引西方的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们不断地求索。对这一问题的基本立场与态度,甚至成为主要法学派的分水岭,也是近百年法哲学争论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一)自然法学家的基本立场

  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富勒为了论证法律与道德的不可分性,提出了“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法律的内在道德和外在道德”之分,认为义务的道德是一个有序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一些基本原则,它与法律最为类似;愿望的道德与法律没有直接联系,但它和法律目的实现有联系。而法律的内在道德既包括义务的道德又包括愿望的道德,而且主要是愿望的道德[5]。

  (二)分析实证法学派的认识

  与自然法学派对立的分析实证法学派主张法律与道德相分离。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真正把法律与道德作为两种不同事物并研究它们区别的是分析实证法学派创始人奥斯丁。他坚决批判了以往的思想家把法与道德混为一谈的主张。澄清了在法这个概念使用上的混乱,指出“法理学科关注的乃是实在法,或严格意义上的法律。”[6]是“主权者的命令”,与道德没有必然联系。“恶法”也是法律,因为它具备法律特征。

  (三)社会学法学派的主张

  法社会学一向认为,法律来自于社会,任何人要理解或研究法律都必须分析法与社会的关系。美国法社会学家塞尔兹尼克将自然法观念引进社会学,在《法律、社会和工业上的正义》中指出:“如果我们研究某些道德发展的有关特征,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合法性的人类基础以及它所表示的各种价值。”

  四、法律与道德的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一)法律与道德的局限性与互补性

  1.法律与道德的局限性

  法律以其特有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然而,我们必须正视法律的作用。和其他事物一样,法律是有缺陷的,法律自身也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和法律漏洞。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目的的偏失。法律是社会理性和正义的象征,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法律是政治上正义的表现”。然而,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现象:适用于一般情况能导致公平的法律,在对个别情况的适用时却有可能导致不公平。

  第二,涵盖的有限。法律是为了规范社会生活而由立法者设定的。但社会生活是繁纷复杂的,所以,立法者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在立法时是不可能预见到社会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一切情况的。所以,出现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涵盖不全面和有所遗漏就成了必然。比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命技术的发展,生命伦理领域中出现的安乐死、无性生殖、堕胎、器官移植等一系列新问题,法律对此的关注仍是有限的。

  第三,运用的滞后。法律具有相对稳定性,它不能朝令夕改。而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生活的变革性总是产生矛盾和冲突,从而出现“时滞”和不能适应时变的弊端。

  第四、强制力的膨胀和过分依赖性。法律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控制力,如果法律没有被正确运用,则恰恰使其具有了走向压制、过分干预的危险。

  总之,法律自身固有的不可根除的局限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不会也不能仅仅依靠法律规则来规范社会关系、调整社会秩序和约束人们的活动。

  同时,道德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首先,道德的约束是“软约束”。道德主要从倡导、鼓励的角度对人们的社会关系及行为进行调整道德是一种“应当”的规范,从逻辑语言上表述就是“你应当怎么做”,因而它对人们的约束只有在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它,转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时,才能发挥作用。

  其次,道德规范性程度低。道德规范中原则多于具体规定,其强调合理的同时更强调合情。道德常常对行为主体提出一定的倾向性要求,其语气一半多以提倡、希望、鼓励为主,行为主体的选择余地较大。所以,道德规范不便于人们准确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评价他人行为。

  再次,道德具有多元性。即在一个社会或一定阶段可以同时存在主流道德和非主流道德。不同的阶级、阶层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要求,而且同一社会对共同主张的道德规范也会分出不同的层次。因此,难以用统一的道德准则要求国家的全体成员。

  2.法律与道德的互补性

  有学者称法律的约束为“硬约束”,道德的约束为“软约束”[7]。道德弥补法律调整范围的不足,法律弥补道德调整强度的不足。哈特就指出了法律反映道德的许多方式,如通过立法将道德影响进入法律,通过司法程序进入法律等。“法规可能仅是一个法律外壳,因其明确的术语而要求道德原则加以填充。”[8]通过道德教育,为法律社会运行建构良好的社会根基。在此,道德之所以成为法律的根基,原因在于:通过道德教育塑造的道德人格富于自律,减少法律的“他律”的心理阻力,从而使他们更易于接受法的导引和规范。强化法律作用有助于道德的生长。“法律乃是我们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沉淀。”[9]在一个法律严明的社会,道德的力量往往容易发挥出来,反之,法律被轻视,道德的约束力也会随之减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78.

  [2]仲崇盛,宋戈.论“依法治国”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理论与现代化,2001,(1).

  [3]论语・为政[M].北京:中华书局,1981:56.

  [4]赵震江,付子堂.现代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05.

  [5]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63.

  [6]张乃根.当代西方法哲学主要流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81.

  [7]公丕祥.法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51.

  [8]哈特.法律的概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9]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