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8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8篇,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8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篇1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篇2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个字吗?峡,何谓峡?两山夹水的地方,说到峡,风光最为旖旎迷人的那当属“三峡”,曾经有外国朋友问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中国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在哪?他脱口而出——三峡。为什么三峡在余秋雨的眼中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跟着我们的导游——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一起去神游一番,去揭开三峡神秘的面纱,准备好了吗?那去之前我们先熟悉一下环境,先看一段有关三峡风光的短片。

(屏显:三峡风光[配乐])

老师解说: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三峡全长192公里,指的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奇景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河,给了古今诗人无限的笔意和灵感,诗仙李白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走进三峡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过渡:说三峡的景美,其实郦道元的文字更美,理学大家朱熹说,读书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须读的字字响亮。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若有把握不准的字音,可以对照注释上的读音或是借助字典,也可以和同桌交流。

请一个同学试读,其他同学点评。

2、二读课文,品味三峡的美

(1)过渡:文章不厌千回读,但为什么三味书屋里的孩子,读的人声鼎沸,还是觉得索然无味、味同嚼蜡呢?因为不理解其中的意思,看来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除了读我们还要理解其中的意思。

那既然这样我们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细读课文,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疏通文义,小组讨论时,采用每人轮流说一句的形式,如果小组讨论中发现有争议的地方用圈注出来,待会我们在全班交流。

(时间5分钟)

(2)过渡: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我仿佛已经看见思想与思想碰撞的火花了,一起来看这几句?有疑问吗?(两段文字)

1、那这几句写了三峡的什么呢?

山水

2、山的特点呢?

山的特点:长、多、高峻

水的特点:盛大、清澈、激荡、迅疾

过渡:耳听为虚、眼见实。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想不想亲眼见见三峡的山、水呢?(一组山、水的图片)

是的,三峡的山是美的,老师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三峡的美,美在……”这个句式造了一句描写山的句子,看了以后,你能不能也仿照老师的样子,用这个句式说一句有关水的句子呢?

例:三峡美,美在山。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过渡:山是高峻的,水是盛大、迅疾的,那读山的时候如何读呢?

山:静,读的舒缓

水:动,快、声音大些、有气势

(一泻千里的江水、既使人感到惊心动魄、又让人感到豪气万丈)

我们说男孩子要象山一样伟岸,女孩子要象水一样灵动,我们请男孩子读山的部分,请女孩子读读水的部分。

过渡:除了写山、写夏水之外,还写了三峡的其他季节的景色,一起来看一下,请一个同学口头翻译一下,其他同学补充。

1、先看春冬之景,特点?

幽美给人一种色彩斑斓、欢快明朗的感受

2、如何读?

轻松、平缓、稍稍明快点

3、在看写了寒秋的景色,特点?

肃杀、悲凉、寒气透骨

4、如何读?

慢、低、哀伤

过渡:摄影家们对美感悟是敏感的,他 m.paomian.net 们用照片及时的记录了这一切,春冬之时和秋景的照片老师也有,要看吗?

3、三读课文,领悟三峡的美

过渡:有位伟人说过,一起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从模仿来的,尽管我们从理论上知道如何读了,但我们还要谦虚一下,先取取经,听听人家是如何读的?

(学生评价)想模仿吗?

请学生准备一下,教师为其配上音乐,学生评议,教师总结。

三、感悟三峡

过渡:“知者乐山,仁者乐水”,郦道元在《三峡》中描写水

现代作家刘白羽在《长江三峡》中描写三峡的水“万水奔腾,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碎。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不过,瞿塘峡中依然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旋涡。船从旋涡中冲过,只听的一片哗啦啦的水声······”

我觉得:这里应该补充三峡中描写水的句子:才有比较

两组描写水的句子,你喜欢那一组为什么?

四、总结本课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中我们还要善于总结,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现在就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教师做总结发言。)

三峡的山险峻壮丽,三峡的水清澈迅疾,三峡山美水美,然而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三峡仅仅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祖国有这么多美丽的山有这么多美丽的水,我们爱三峡,更爱我们美丽富饶的祖国!

好,本节课就暂到这里,谢谢。

来看看我们的作业。

五、布置作业

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篇3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1)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

(3)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10)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

(11)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13)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9) 良:实在,的确,确实。

(20)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

(23)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24)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25)沾:打湿。

(26) 裳(cháng):衣服。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篇4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同:溯;暮到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一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篇5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个字吗?峡,何谓峡?两山夹水的地方,说到峡,风光最为旖旎迷人的那当属“三峡”,曾经有外国朋友问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中国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在哪?他脱口而出——三峡。为什么三峡在余秋雨的眼中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跟着我们的导游——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一起去神游一番,去揭开三峡神秘的面纱,准备好了吗?那去之前我们先熟悉一下环境,先看一段有关三峡风光的短片。

(屏显:三峡风光[配乐])

老师解说: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三峡全长192公里,指的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奇景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河,给了古今诗人无限的笔意和灵感,诗仙李白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走进三峡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过渡:说三峡的景美,其实郦道元的文字更美,理学大家朱熹说,读书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须读的字字响亮。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若有把握不准的字音,可以对照注释上的读音或是借助字典,也可以和同桌交流。

请一个同学试读,其他同学点评。

2、二读课文,品味三峡的美

(1)过渡:文章不厌千回读,但为什么三味书屋里的孩子,读的人声鼎沸,还是觉得索然无味、味同嚼蜡呢?因为不理解其中的意思,看来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除了读我们还要理解其中的意思。

那既然这样我们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细读课文,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疏通文义,小组讨论时,采用每人轮流说一句的形式,如果小组讨论中发现有争议的地方用圈注出来,待会我们在全班交流。

(时间5分钟)

(2)过渡: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我仿佛已经看见思想与思想碰撞的火花了,一起来看这几句?有疑问吗?(两段文字)

1、那这几句写了三峡的什么呢?

山水

2、山的特点呢?

山的特点:长、多、高峻

水的特点:盛大、清澈、激荡、迅疾

过渡:耳听为虚、眼见实。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想不想亲眼见见三峡的山、水呢?(一组山、水的图片)

是的,三峡的山是美的,老师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三峡的美,美在……”这个句式造了一句描写山的句子,看了以后,你能不能也仿照老师的样子,用这个句式说一句有关水的句子呢?

例:三峡美,美在山。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过渡:山是高峻的,水是盛大、迅疾的,那读山的时候如何读呢?

山:静,读的舒缓

水:动,快、声音大些、有气势

(一泻千里的江水、既使人感到惊心动魄、又让人感到豪气万丈)

我们说男孩子要象山一样伟岸,女孩子要象水一样灵动,我们请男孩子读山的部分,请女孩子读读水的部分。

过渡:除了写山、写夏水之外,还写了三峡的其他季节的景色,一起来看一下,请一个同学口头翻译一下,其他同学补充。

1、先看春冬之景,特点?

幽美给人一种色彩斑斓、欢快明朗的感受

2、如何读?

轻松、平缓、稍稍明快点

3、在看写了寒秋的景色,特点?

肃杀、悲凉、寒气透骨

4、如何读?

慢、低、哀伤

过渡:摄影家们对美感悟是敏感的,他们用照片及时的记录了这一切,春冬之时和秋景的照片老师也有,要看吗?

3、三读课文,领悟三峡的美

过渡:有位伟人说过,一起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从模仿来的,尽管我们从理论上知道如何读了,但我们还要谦虚一下,先取取经,听听人家是如何读的?

(学生评价)想模仿吗?

请学生准备一下,教师为其配上音乐,学生评议,教师总结。

三、感悟三峡

过渡:“知者乐山,仁者乐水”,郦道元在《三峡》中描写水

现代作家刘白羽在《长江三峡》中描写三峡的水“万水奔腾,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碎。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不过,瞿塘峡中依然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旋涡。船从旋涡中冲过,只听的一片哗啦啦的水声······”

我觉得:这里应该补充三峡中描写水的句子:才有比较

两组描写水的句子,你喜欢那一组为什么?

四、总结本课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中我们还要善于总结,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现在就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教师做总结发言。)

三峡的山险峻壮丽,三峡的水清澈迅疾,三峡山美水美,然而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三峡仅仅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祖国有这么多美丽的山有这么多美丽的水,我们爱三峡,更爱我们美丽富饶的祖国!

好,本节课就暂到这里,谢谢。

来看看我们的作业。

五、布置作业

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引导学生感悟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的山河的感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篇7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②,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篇8

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范阳郡(今河北省高碑店市境内)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有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因此写就《水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