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赶考 1949年进京赶考的含义

  2009年开始,中国坐上了世界第一汽车市场的宝座,北京车展也顺势成为世界A级车展。   这场举办于每年年初的大型车展,一直被认为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往年,众多车企往往选择在车展上发布企业战略,并推出重量级车型。无论是展台布置、还是发布会创意,一切就像一场检验企业综合实力的大考。
  2012年的情况略有特殊。据彭博社统计的数据,中国乘用车在前两个月成交量,较去年同期下跌了3%。这也是继2005年同期下滑8.9%以来,出现的最大跌幅,中国汽车市场正面临着7年来的最差新年开局。
  在颓势下,车企进京赶“考”的心态,开始变得微妙。
  
  巨头转向:电动车、SUV、合资自主
  对于汽车巨头来说,迎考更像是一场自问自答的卖弄,无论是试题还是答卷,都尽在掌握之中。通过北京车展上展出的车型内容,可以看出,汽车巨头在中国的生存策略正逐渐转向SUV、电动车等领域。
  这个转向与中国市场已经逐渐远离超高增速时代,没有人再预期年增长率超过30%的新现实密切相关。在回归理性的市场中,依然有部分领域蕴含着无穷的潜力,SUV、新能源车便是其中的典型。
  新华信近日发布的《2011年汽车流行趋势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市场上SUV的支持率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其关注度首次超过三厢轿车,一跃成为“2011年最受欢迎车型”的首位。
  在本届车展中,SUV无疑是今年北京车展的最大看点之一,就连兰博基尼、玛莎拉蒂以及宾利这样的豪车巨头,都有SUV车型展出。中国富人阶级对超豪华SUV的热衷已经到了几近疯狂的程度,以致这些标榜身价、特立独行的奢侈品牌,也不得不投其所好。更不用说扎堆出现的主流外资品牌的SUV车型了,如被视为奥迪Q5最大竞争对手的国产奔驰GLK,有对抗大众途观之力的福特Kuga,跨界车型并即将国产的马自达CX-5以及雪铁龙C4 Aircross等等。
  在所有“考生”中,最风光无限的,无疑是已经两度蝉联销量冠军的“三好生”上海通用。去年通用汽车在华总销量254万辆,超过了美国本土的250万辆。以至于美国汽车评论人士Mike Colias嘲讽道:至少整整一周,通用高管可以躲到一旁,避开媒体和投资者有关通用如何遏制欧洲区域债务狂潮的连珠炮提问。
  2008年一度在金融危机中加冕王座的丰田汽车,也正在设法修正其在中国的错误路线,其最大的利器,即是丰田畅销全球的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在车展前夜,丰田启动了其面向未来的“云动”计划。
  这几年,因过于谨慎的投资策略加上并不明晰的中国战略,已让丰田的发展势头远逊大众和通用这样的老对手,更被狂飙突进的日产盖过。这一次,丰田明确提出了100万辆的产销目标,在技术路径上,丰田将其引以为傲的混动技术以“双擎”之名包装推广,试图打造出类似于大众“TSI+DSG”这样被市场认可的技术标签。
  从雷克萨斯CT200h,到第三代普锐斯,再到混动凯美瑞,丰田“铁三角”式的产品布局,正是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关注混动技术,并渴望成为未来在中国真正国产、普及节能新能源车的领军厂商。
  而在另一片战场上,入门级车型市场此前一直由自主品牌把持,这两年也正在成为部分外资品牌重点开辟的新战场。在去年11月底的广州车展,合资自主车型已经遍地开花,广本理念S1、上汽通用五菱宝骏630都已经率先亮相。
  本届北京车展上,东风日产启辰D50正式上市。作为东风日产启辰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启辰D50与日产热销车型颐达源于同一个平台,但上市价格却低至6万元,这个价格出乎市场意料。在启辰之后,昌河铃木派喜、东风本田思铭、北京现代首望等合资自主车型,也都在车展上亮相。
  而一系列新合资品牌,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让人眼花缭乱。比如奇瑞量子的观致汽车,长安雪铁龙、比亚迪戴姆勒腾势、广汽三菱、东风雷诺等,还有刚刚发布了首款车型Viaggio之后又传出将生产克莱斯勒车型的广汽菲亚特。
  在新一轮合资浪潮之下,这些全新的合资品牌自然不愿错过北京车展这个展示自己能力的“大考”。
  
  自主品牌:破解高端难题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进京赴考”的心态远没有巨头们这么轻松。2011年,中国在跨越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消费国的高坎儿后,国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开始退潮,节能环保标准也日益严苛,再加上合资品牌已经腾出手来进军中低端市场,这让自主品牌的日子越发不好过。
  营销数据也给出了论证: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11.22万辆,同比下降2.5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23%,占有率同比下降3.37个百分点。正是在这种严苛的环境中,一汽红旗H7、上汽�威950、北汽C70G等一批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在北京车展上集中亮相。
  其中,上汽集团耗时6年打造,投资17亿元的产品�威950即是一个探索者。这款车被认为是目前自主品牌中,最成熟、最具科技含量的一款中高端产品,价格也突破了20万元。用上汽自己的话来说,“�威950的竞争对手就是奥迪,目标瞄准的是政府高端领导用车”。意图十分明了,根据新的公务车配备标准,部级和副部级领导用车为38万元、2.5升以下和28万元、2.0升以下,�威950完全符合这一标准。
  同样盯着公车采购市场的还有传统的老大哥一汽集团,其重新打造的红旗H7,也谋划借助高端政府用车采购的机会,来打开中高端的乘用车市场。
  合资品牌的战火已经烧到了低价车的后院,而自主品牌奋力一搏的机会,就在于对中高端车型的再一次冲击上。几大集团终于拿出可与合资品牌媲美的中高端产品,这对于提振自主品牌汽车阵营的士气,拉抬自主品牌的美誉度和含金量,都大有帮助。
  不过,受制于底盘、电子电器、动力总成等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实力,很多中高端车型依然是集成创新的产物。一定意义上而言,人家是“闭卷”,而一些自主品牌走高端则是一次没有多少底气的“开卷考试”。
  在车展前夕,很多业内人士动情地感叹:最想去看看一汽集团励精图治重塑的“国车”大红旗;看看上汽“阅尽科技,唯见信仰”的�威950;看看北汽买断萨博技术浴火重生的北京牌C70G;看看华晨全新亮相的“大中华”;看看奇瑞运用体系流程开发的“观致”;看看东风风神的A60;看看比亚迪的双模电动车――秦……其实大家真正热盼的,不只是一台集成创新的样子货,而是自主品牌实实在在掌握的核心技术。遗憾的是,本届车展上,100%自主研发的自主品牌高端车型,少之又少。
  虽然从数字上看,本届北京车展延续了往年的盛景――总展览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创下北京车展历史上展会规模的新纪录,已经可以和全球展馆面积最大的法兰克福车展相媲美。但如果要说这次北京车展有什么大的看点,那多少会让人失望。很多车企的诸多新车,都在车展前夕,就提前发布了,比如奥迪A6L、新福克斯、新凯美瑞、全新甲壳虫、启辰、广汽传祺GS5、歌诗图2.4L、西雅特LEON、新MG5、新世嘉等。
  事实上,正是自主品牌的奋力表现,才挽救了观赏性。比如本届车展的全球首发车总数为120台,其中自主品牌首发车就占了84台。
  按照过往的做法,大家都喜欢把新车选择在车展上发布,为的是多赚点噱头,但在今年不太乐观的市场开局中,大家“赶考”的心态,仿佛突然都变了。用一位合资品牌的高管话来说,一方面是为了在年初提前密集投放新车,有助于刺激车市;另一方面,也是担心在车展上新车较多,车型信息容易淹没在疾风骤雨般的新车发布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