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京剧艺术鉴赏教学与新课程理念的实践|教学理念八字格言

  摘 要: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高中音乐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新的教师角色的变化、新的学习方式的构建,都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活动。本文就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以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一课的教学实践为载体,对京剧艺术鉴赏课堂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尝试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 新课程理念 京剧 音乐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28-02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高中音乐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新的教师角色的变化,新的学习方式的构建,都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活动。在此我结合自己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以新课程教材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一课为例,浅谈一点本人在京剧鉴赏课堂教学中新课程理念实践的思考。
  一、研究课程目标 关注审美价值
  高中音乐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第一就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实质上就是我国音乐教育界所倡导的、也是广大音乐教师所遵循的一种教育哲学。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应更加自觉地认识、理解并遵循这一科学的、符合音乐教育本质功能的教育哲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关注课程的辅德益智作用,更要关注课程的审美教育价值;不但要关注思辨性内容的体验和理解,更要关注音乐情感、音乐联想和音乐创造等内容的感受和体验;不但关注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更要关注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与发展、音乐审美观念的树立和音乐审美情趣的激发。“音乐教育必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势在必然。在《国之瑰宝――京剧》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应紧扣这一理念,明确这一课的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京剧的美和京剧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认识传统京剧的兴趣和欣赏经典京剧的能力,从审美角度认识京剧的美学价值,充分感受我国传统京剧的艺术魅力。
  二、切合学科特征 尊重内在体验
  高中音乐新课标“过程与方法”部分细化为四个具体目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体验”第一。音乐课程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征,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教学和音乐学习须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体验的方式,而不能依靠讲授。因为教者的讲授往往与学习者自身的体验相悖,是以他人的感受取代自己的感受,以施教者的体验代替学习者的体验。关于“体验”,《课标》中有一句十分重要的表述: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京剧是一门古老遥远、难以理解的艺术,尤其是传统京剧,唱腔婉转曲�,时代差较大。当我们的学生面对那些“板眼”、“行当”、“南梆子”、“四平调”等陌生知识时,尊重他们的学习体验尤为重要,而科学地设计和引导体验,是保证体验活动真正有效的前提,是激发学生了解、欣赏我国京剧的学习热情之关键。
  当代美国著名美学家和音乐教育家雷默先生认为:“审美体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内在性’。这表明体验的价值来自其自身的、内在的、自给自足的性质。它是为体验本身而体验,不像实用体验……一种体验要成为内在的,必须摆脱实用的、功利的关系,才能因其本身而受到欣赏。在这个意义上,审美体验是‘淡然的’――不是兴趣索然,而是不在乎实用的结果。对此还有一个术语,叫‘心理距离’,说明人必须充分摆脱对体验的实用性纠缠,才能陶醉于体验自身直截了当的力量。 ”(雷默,2009,P136)
  在高中京剧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方式,克服功利和急于求成的心态,避免“面面俱到”,避开“以讲代赏”、“边听边讲”、“先入为主”等欣赏教学中的常见误区,勿重结果而轻过程,不走形式上的捷径。尤其是面对已具有一定知识储备的高中学生,我们不妨可以尝试借鉴一下中国画的手法,善于在教学中恰当的时机“留白”,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心理体验空间和探索互动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体验和审美,并注意关注学生的审美观察、审美反应与审美体验的程度与水平,鼓励个性思考、肯定智慧参与,设法让学生有深入的审美观察,有高水平的审美反应,有深刻的审美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三、创新教学活动 提升审美层次
  1、科学整合 贴近学情
  所有的音乐教师都希望呈现给学生的课堂是丰姿多彩的,会为准备一节课而不遗余力地收集大量相关的资料。但一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怎样得当使用这些资料以求有效审美,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地进行教材的整合。我们在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前题下,可以适度地引入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本着综合音乐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的目的,使教学内容的安排既受学生欢迎,又能使教学目标得到更好的落实。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国之瑰宝――京剧》这一单元,以中国京剧为主要内容,旨在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表现能力,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及主要的代表人物。 由于现代高中学生对京剧音乐了解甚少,一下子进入唱段欣赏往往是泛泛而过,难以领略我国传统京剧的魅力,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兴趣和学习热情。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调整部分知识的引入顺序,在唱段欣赏前以多种手段进行知识、情境、心理认知方面的铺垫,如京剧历史、人物故事、认识脸谱、了解“念白”“行当”知识等等,并引用欣赏一些含有中国京剧音乐元素的、经典好听的歌曲唱段进行扩充拓展,使京剧欣赏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学生的审美视野更为开阔。
  2、鼓励参与 激发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能否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实践和探究讨论,是决定这节课音乐鉴赏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前提。《国之瑰宝――京剧》这一单元的教学,明确要求我们“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能力”,所以,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实践”和“探究讨论”尤为重要。在阐述京剧念白的独特魅力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京剧念白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强调京剧念白的音乐性,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设计:
  【教学片段一】
  师:京剧表演中除了“唱”,还有哪几种艺术手段?
  ……
  师:对!“念”就是京剧中的“念白”。行话说“唱重四两,白重千金”,足见念白在京剧表演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个唱段的最后,有两句念白,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大家集体模仿体验。)
  〔设计意图〕京剧的念白不同于我们生活中的说话,也不同于用普通话朗诵,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这一点,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感受京剧念白的韵味。
  再如,在了解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其“表演艺术成就显著,影响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而“梅兰芳的表演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这些知识之后,为了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中国传统京剧的魅力,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设计:
  【教学片段二】
  师:京剧还有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是“做”。在京剧中,“做”就是指身段、动作表演。京剧很程式化,一招一式都非常讲究。下面我们观看另一个片段(《贵妃醉酒》片段 ),请大家特别注意仔细观察表演者手的动作,一会儿,我们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模仿表演。
  (欣赏后,选取其中一到两个水袖动作,大家一起模仿体验,并请几位同学分别到前面模仿表演,大家说一说谁的表演最像?什么动作细节最像?)
  〔设计意图〕表演的同学获得了展示自己体验所得的机会,其他同学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能通过欣赏和评价再次感受体验中国传统京剧表演艺术中“水袖”的美妙。
  在“现代京剧”这部分的教学中,对比欣赏《雄心壮志冲云天》和《家住安源》两个唱段,运用设问,激发学生探究这两个唱段的唱腔板式、音乐情绪和塑造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提升音乐审美的情感境界。
  【教学片段三】
  欣赏现代京剧“雄心壮志冲云天”和“家住安源”两个唱段 。
  师:请注意唱词中一些提示(如二黄导板,原板……) 这是什么意思呢?
  ……
  师:李玉和是属于哪个行当?这段唱腔有什么特点?
  ……
  师:“家住安源”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里面运用了哪些唱腔、板式?
   ……
  师:大家想一想:这两段音乐是怎样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分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讨论,激发学生探究京剧的唱腔板式、音乐情绪和塑造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提升京剧欣赏的审美层次。
  四、引导自主学习 拓展审美视界
  在京剧欣赏教学中,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 鼓励学生研究社会的各种音乐现象,利用各种可用资源来探索音乐,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音乐信息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这些可用资源包括:网络、电视、家中的音响碟片、报刊杂志等。例如“戏曲音乐元素在现代流行歌曲创作中的运用”等问题的探究,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现代歌曲中,找出一些吸收戏曲音乐元素的歌曲进行欣赏,如《说唱脸谱》、《我是一个中国人》、《前门情思大碗茶》等戏歌,获得最真切的审美体验,拉近学生与中国京剧音乐的距离。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好的网站,让学生下载一些与课程直接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中与同学们分享。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京剧知识一点通》等,激发学生鉴赏京剧艺术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京剧艺术欣赏是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京剧艺术欣赏的体验空间是无限广阔的。我们在高中京剧艺术欣赏教学中,应该遵循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研究课程目标,关注审美价值,尊重内在体验,引导自主学习,创新教学活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才能将新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才能让学生通过有限的课堂音乐鉴赏,去领略更为浩瀚瑰丽的音乐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