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看图写话_古代植树趣话

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翻阅典籍,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很多“与树结缘”的佳话。这些史实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不仅自古以来就有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而且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
  “封山”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实,大禹不仅是一位治水英雄,还是一位护林专家。据《逸周书》记载,大禹在治水期间,为保护林木,曾向全国发布了一道“封山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在那个年代有这种胆识,确实令人钦佩!
  “庆功” 西周时,有位名将叫沙俊其,此人武艺高强,骁勇善战。他每打一次胜仗,就令军士“人种一树,以庆武功”——以栽树来庆功,古今尚无先例。后来,他连抓到了俘虏也令士兵们去栽树,以至于他率领的军队形成了“庆功栽杨”的庆功习惯。这种习惯影响颇远,许多诸侯国都效仿了这种一举数得、别出心裁的庆典形式。
  “杏林” 晋代葛洪《神仙传》中载:三国时期,福建侯官(今福州)地区有位名医叫董奉,此人医术精湛,乐善好施,与张仲景、华佗并称“建安三神医”。董奉隐居庐山期间,常为附近百姓治病除疾。此人行医有个“怪癖”:治病不收分文,但患者须在其家房前屋后栽植杏树,标准是:重病患者栽5棵,小病患者栽1棵。几年下来,董家宅前院后出现了10万余棵杏树,成为一片杏林。春天,董奉邀百姓共赏缤纷杏花;夏天,董奉把甜杏摘下来卖掉,买来谷米赈济穷苦百姓。“君异(董奉的字)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世遂以“杏林”代指医生,并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等成语来称颂医生的医术高超和高尚医德,在史籍中留下了“董仙杏林”的佳话。
  “号宅” 晋代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因厌恶官场黑暗而辞官隐居。归隐田园其间,陶渊明一边坚持创作,写下了《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一边在家乡大搞绿化,亲手在宅前栽了五棵柳树,竟日在树下吟诗诵读,还因此起了个别号:“五柳先生”。他以柳树自喻,“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而受到后人的敬仰。
  “桑产” 三国时期的蜀国名相诸葛亮一生为国事操劳,且率先垂范,劝课农桑,曾和家人一起,栽种了很多桑树。据《三国志》载,诸葛亮病危时,曾给后主刘禅写了一封遗书,其中有“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之句——一代名相,只给家人留下了800株桑树作为遗产,其廉洁之风万世可表。同时,诸葛亮也用这份特殊的遗产告诉后人:“依木自养,人神俱安”。
  “赐姓” 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杨广是尽人皆知的暴君,不过,杨广也留下了很多“政绩”,植柳便是其中之一。《开河记》中载,杨广在位其间,曾下令开凿通济渠,而后令臣民在运河两岸广植柳树,以固河基,“凡植柳者,予绢一匹”。同时,他还亲自挥锹栽植,并“恩赐”柳树为国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之“待遇”,因此柳树又称“杨柳”。在他的倡导之下,几年时间,运河两岸便绿柳成行,郁郁葱葱,河清堤固,生态良好。
  “柳官”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大力倡导绿化,而且亲手在柳州地区遍植柳树。他写诗自叙曰:“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手种黄柑两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此外,他还总结出了绿化的许多方法和技巧,“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这些经验今天读来依然有指导意义。
  “寓志” 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在家乡植了五株柏树,其中一株尾梢入土,蔸根朝上倒栽。别人不懂其故,文天祥解释说:“吾异日大用,必尽忠报国,此柏当年也。”果然,他一生报国忠民,兵败被俘后,面对高官厚禄不为所动,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治国” 元世祖忽必烈治国有方,在其治国方略中,有一项治国之策颇为著名:民植路侧。他颁布法令,让全国百姓在大路两旁广泛种植一种长得又高又快的树。这项政策的好处是:这些树长成后,夏季绿树成荫,可供行人遮凉;冬季大雪封路,可起到路标作用;树长成后,还可用于修屋架桥。为了督促百姓种树,忽必烈还派出“巡视组”到全国巡视。
  “封侯”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给树“封侯”的皇帝。《燕京时餐记》和明《嵩书》中记载,朱元璋少时家贫,经常挨饿。一次,饥肠辘辘的朱元璋讨饭经过一个村庄时,看到一棵柿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柿子,于是就爬上树饱餐了一顿。当上皇帝后,他没有忘本,下令有五亩至十亩地的人家,要种柿、核桃、桃、枣等树,“每户初年200株,次年400株,三年600株”“鬻钱完赋,作糊啖之”,并亲封柿树为“凌霜侯”,此外,他还在钟山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农桑学校和园林场。
  “济贫” 明末清初,福建有位开明绅士叫杨达卿,此人对绿化非常重视。某年家乡闹粮荒,杨达卿打开自家粮仓,救济灾民。他赈灾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凡领一斗谷者,必须先去村前的大富山上栽一棵树!灾民照办。几年后,光秃秃的大富山成了一片绿海。杨达卿临终前立下遗嘱:凡灾民所营林木,除用于修桥铺路和办学校外,可用于贫困人家建房,乡民们闻之无不感激涕零!
  “布荫” 在河西走廊,清末名将左宗棠曾留下了“左公柳”的佳话。史载,左宗棠任陕甘总督赴任西进时,见沿途赤地如剥,秃山千里,黄沙飞扬,遂传令:凡大军经过之处,必以植树迎候。否则,无论巡抚、县令,提头来见。左宗棠率先垂范,公牍之余,携镐种柳。河西走廊的六百多里沿途共植柳26万株,人称“左公柳”。此举意在于:一为巩固路基,二为防风固沙,三为限戎马之足,四为利行人遮凉。自古河西种树最为困難,可是在左宗棠严令督导下,竟然形成了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清人杨昌浚赋诗赞之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