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湘西地下党 第一位女县委书记――彭司琰:滑县女县委书记

  彭司琰,女,土家族,生于民国4年(1915),保靖县迁陵镇人。她出身在一个土家族的封建大家庭中。在她不满周岁时,父亲就病故。1933年,司琰升入长沙周南女中高中,后转学到省立桃源女子师范学校。从“桃师”毕业后,她回到家乡保靖县任教,很快就当上县立模范小学的校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外地、外省的机关、学校、工厂都迁来湘西,原本寂静的山区,一下子热闹起来。1938年10月,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长兼军事部长聂洪钧,在长沙八路军通迅处召集从延安抗大回来的尹泽南、陈楚和中共溆浦县委组织部长梁春阳开会,宣布成立中共湘西工作委员会。工委机关设沅陵,工作联络点设在沅陵县城的新路书店,领导溆浦、辰溪、沅陵、乾城、凤凰、芷江、泸溪、大庸、晃县、麻阳等县党的工作。1939年2月,对湘西工委成员作了调整,梁春阳任工委书记兼军事统战部长。此时,中共党员李谊之带领湘西绥靖公署抗敌流动演剧队到保靖演出,发展在县党部任《中山日报》编辑、思想比较进步的彭司续为党员。接着彭司续介绍同为竞择小学教员的蒋传禄、彭司钟入党,随即成立了保靖县第一个临时党小组,彭司续任组长,蒋传禄、彭司钟分别负责组织和宣传工作,党小组的联络点设在竞择小学的彭司钟家里。临时党小组成立后,彭司续又先后发展了彭司琰(模范小学校长)、杨宗珍(模范小学教导主任)、黄佩予(竞择小学教员)加入党组织。同年湘西工委特派员谌鸿章以竞择小学教员的公开身份来到保靖指导保靖、永绥两县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在7月的一天晚上,梁春阳、谌鸿章在迁陵镇董家冲彭司钟家里主持召开了党员会,宣布成立中共保靖县委员会,彭司琰任中共保靖县委书记。彭司琰以模范小学为据点发展党员。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党组织的外围成立了“学生战时服务团”、“抗日宣传队”、“抗日儿童团”等抗战团体。彭司琰和她的同志们经常组织学生和群众演唱《黄河大河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并组织抗战宣传队深入偏远的山村演出,方圆10多里的农民都打着火把来看她们的节目。彭司琰的一位学生回忆那段历史时说:“戏场中间烧着篝火,周围站满了人,效果非常好,我们也格外努力”。
  彭司琰同时还担任了县妇女会主任。她组织召开了县妇代会,积极宣传妇女解放和抗日救亡的主张,并动员妇女界人士和学生为抗战义卖和募捐,为前方将士做寒衣。她还根据党 组织的要求,做好保靖县上层人士的团结、争取工作,把尽可能多的力量团结到抗战救亡的队伍中来。一时间,在这座地处湖南西部边陲的小山城,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团结一致、抗日救亡的宣传和前方将士英勇杀敌的消息。
  1941年初,由于叛徒出卖,湘西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党组织决定彭司琰撤离保靖。她按照组织决定到昆明后,但无法找到党组织,后又回保靖县从事教育工作。
  1949年春,彭司琰在香港找到党组织。1950年,她怀着赤子之心,舍弃优越的生活环境,带着母亲、婆母、儿女从香港回到长沙。后到广州南方大学第二部学习。毕业后,在广东省妇联任干事。
  在广州工作期间,彭司琰得知《南方日报》办报急需外汇购买白板纸,即将自己从香港带回的外币(美金和港币)60,000余元捐献给报社。她在南方大学学习期间,将家里存在香港的1万元港币存折送给南方大学党组织。抗美援朝时,向国家捐献6,000元人民币购买飞机大炮,还牵头募集17两黄金送到华南局统战部资助兴办广州幼教事业。1953年9月,彭司琰调到长沙市周南女中任教。在学校,她认认真真地教书育人,上课生动有趣,学生十分喜欢听她的课。在那个时代,因种种原因党组织一直没有恢复她的党籍,但为了党的事业,她从没有计较这些,还是呕心沥血为党的事业工作,是党的忠诚战士。1985年6月,经中共长沙市委组织部批准恢复党籍,并享受正县级待遇。1986年彭司琰身患肝癌,抱病亲拟“劝募修复保靖县花桥小学倡议书”,带头捐资3,000元,写信动员自己的亲友和学生,共募捐43,973元。1987年秋,彭司琰专程到花桥参加新校舍落成典礼。1989年彭司琰去世时,新华社香港分社发来了唁电。
  周南中学原党委书记沈祖麟为缅怀彭司琰曾写下一篇题为《做革命先驱、为教育师长》的文章。该文前言中写道:“彭司琰老师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巾帼英豪。她集革命先驱与育人名师于一身,为革命事业成功,历尽艰险,几经坎坷;为哺育青年一代茁壮成长,呕心沥血,甘为人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