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作文300字 [第二次西天取经作文600字]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唐僧师徒满载真经,兴高采烈地驾一片祥云返回长安,定居慈恩寺,专读经书,高颂佛法,普度众生。①
  次年,师徒四人广受民众拥护,人们尊称唐僧为“圣僧”,孙悟空为“经师”,悟能为“玉猪”,悟净为“玉净”,有了名望,有了地位,四人都很满足,皆大欢喜。②
  前不久,来了几个东洋人,向人们推销什么“呀片淹”,大家都抢着买。唐僧这下可着急了,自己还有半部经书没背完,等背完了又恐怕“呀片淹”被人抢没了,这可如何是好呢?转念又一想,自己取经一路历尽艰险,回来后又为民造福,功不可没呀!对于这些经书,自己早就厌倦了,好歹皇上吩咐的任务也完成了,还有什么必要整天坐在这里背这些枯燥的“轰马里马里轰”呢?于是,唐僧把书一丢,抓一把碎银,便向街头跑去……③
  “咦?奇怪!这几天怎么不见悟能的身影呢?这家伙哪儿去了?”悟空边走边想。
  忽然,轰轰的一阵锣鼓声,伴随着“玉猪大师今日成亲”的叫喊,让悟空一惊,他掏出如意金箍棒就要朝花轿打去,却被几个卫士拦住。
  “呆子,你給我出来!你还是个出家人吗?”悟空对着八戒破口大骂。“嘿,猴哥,我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为民做好事不下千件,俺老猪这叫苦尽甘来,也到了享受一下的时候了。怎么,猴哥,你还想念那念不完的破经书呀?都什么年代了,哼……”八戒对悟空嗤之以鼻。悟空气得眼睛直冒火,牙齿咬得咯吱响,但也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看着八戒的花轿消失在他的视野里。④
  “停车停车,没看到牌子上写着‘此河归我管,此桥是我建。要把此桥过,留下买路钱’吗?”众人抬头一看,此人却是沙和尚。他因发愁在家赚不到钱,又以为自己是天下最有功劳的人,一气之下,离开了慈恩寺,回到了流沙河,在流沙河上建了一座桥,在桥上设立了一个收费站,做起了这个拦路收费的买卖。除了例行公事地交给玉皇大帝一些所谓的“管理费”之外,他便把收到的钱收归囊中,日子过得可谓滋润。⑤
  悟空在慈恩寺孤独一人,茶饭不思,一想到自己的师傅和师弟们,就有落泪的冲动。于是,他一个筋斗云翻上了天,来到观音菩萨的宝座之前,他要观音菩萨给自己作个解释。
  “如今天下近一半人都得了不满病,时代变化,经书也跟着变化。悟空你若有诚心,可再次去西天取经,佛祖自然有妙法。”⑥
  “谁是我的同伴?”悟空问。
  “五行山下第一个骑马之士,就是你的同伴,去吧……”
  于是,第二次西天取经又开始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①短句,句式铿锵,有节奏感。
  ②“皆大欢喜”写出唐僧师徒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
  ③“轰马里马里轰”指代经书,语言形象;“丢”“抓”“跑”等动词准确生动地抓住了唐僧的“着急”心态。
  ④八戒的语言,突出其功成圆满之后的自满心态,既符合八戒原本的性格,又显示了其“与时俱进”的一面。
  ⑤在流沙河上建收费站,交管理费,这一情节巧妙,入情入理,符合沙僧的身份,又影射现实。
  ⑥借菩萨之口,道出作文主题。
  总评
  1.构思巧。作文突破了传统的就题论题的框框,而采用了故事新编的方式,以尽人皆知的唐僧师徒取经归来,终成正果为背景,写了四人在时代变化之际各谋出路,最后借观音菩萨之口道出人们“不满”的病源,行文紧凑,又紧扣了话题。
  2.语言活。作文对唐僧师徒四人都作了详尽的刻画,语言幽默诙谐,生动活泼,心理刻画也栩栩如生,细腻深刻,语言个性鲜明。
  3.寓意深。作文通过描绘唐僧四人各自的遭遇,表现世人的“不满”,表面上讲故事,实则讽喻和鞭挞了当今社会人心浮躁的世态,寓意可谓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