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平衡心态 [心态平衡才能安度晚年]

俗话说,“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因此,健康长寿是老年人的共同心声。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快乐是养生的唯一秘诀。”他说自己有3个医生,第一是安静,第二是快乐,第三是节食。
  人到老年后,由于身体的生理变化与周围环境的改变,心理不平衡后很容易生气,有时会误解子女的好心,这在家庭生活中常会发生。如何保持快乐的心情是一个值得学习的过程。人在各年龄阶段的快乐是不一样的。老年人快乐是指健康,经济有安全感,被社会接受,不感到寂寞,觉得自己还有用,有信仰,感到满足。快乐与健康是天然相连的。想长期持有,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五要、三不管、四拥有”。
  1.“五要”
  一要服老,接受“人老了”这个事实。对老年人来说,欢度晚年是首位,做事不逞能,不冒险,不争抢,做力所能及的事。有了自身安全和健康的身体,自己安心,老伴和儿女们也放心。
  二要解脱,从“遗憾”的阴影中走出来。每个老年人都有自己的过去,既有光彩的业绩,也有遗憾之处。大多数退休老人的生活条件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眼前急需关注的并不是待遇问题,应是自身的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就有了一切,没有身体健康将会失去一切。老年人要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知足常乐,达观快乐,重新确立生活信念,这对自身的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三要宽容,既宽容自己,也宽容别人。宽容自己,就是要自己认识自己。即不过分计较一生的得失成败,离开工作岗位后没有过多的失落感,相信每个人都是平凡的,获得心安理得的人生态度。人老了,身体的各种器官逐渐老化,功能下降,思维能力减弱,处理事情的做法,不能与青年人比,也不能与自己年轻时比,有时看问题片面,不合形势,容易出错,所以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接受不如青年人思维活跃这一现实。只有宽容,才能达到高层次的心态平衡。
  四要控制,控制自己的情绪。中医历来强调“少思虑以养神,绝私念以养心”。精神刺激、情绪激动和多思多虑,往往是导致老年病发生的根源,老年人过度兴奋、焦虑、紧张也是发病的诱因。要学会平静度日,即不再给自己安排刺激性的事务,如得到数十年前老友的音讯,不要急着安排会面,以避免过于激动,好事变坏事。遇上吃亏或是不平衡的事泰然处之,不去计较,不为小事发脾气。要多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广交朋友,保持歡愉的心态。
  五要换位,就是换位思考,换个角度考虑问题。老年人在家庭中不能处处都以老自居,处理问题时,不能居高临下地对子女指手画脚,处理家庭的事儿,协商是最好的“调色板”。有时有些事情的处理和解决,老年人要站到子女角度去考虑,否则,一旦自己的意见得不到采纳,便会失去心态平衡,从而影响身体健康。老年人要学会“做小”,与邻居、同事和周围的人友好和睦相处,不要处处显老。
  2.“三不管”
  一不管晚辈不节俭:现在的消费观念变了,“月光族”、“负翁”成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
  二不管晚辈不孝顺: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向小型化发展,子女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每天厮守在老人身旁。
  三不管社会不平等:要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生活中就会多一些阳光,少一些阴影,内心也就少一些不必要的困扰。
  读书和旅游既是老年人参与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自我锻炼和养生的最佳形式。老年人最好活的潇洒一点,模糊一点。忘掉年龄、忘掉疾病、忘掉恩怨。潇洒,即天然不吝啬,轻松自若,不受拘谨。模糊一点,并非说人到老年就不要进步、不明事理或思维模糊,而是说要恬淡一点,看开一点,不为子女、日常琐碎事所捆扰。俗话说的好“儿孙自有儿孙福”。
  科学研究证实,人的自然寿命应该是百岁以上。然而,大多数人不是因为器官老化、生命枯竭而死,而是死于疾病。只有少数人是无疾而终,圆满实现了人生最后一程的平安。
  3.“四拥有”
  老人要快乐,一定要调整自己的认识与心态,最好能做到4个拥有,即拥有1个老伴,拥有1个老窝,拥有1个老家底,拥有1个老友。有个老伴,可以说话解闷。有个老窝,心理踏实。有个老家底,可以“财大气粗”。有个老友,可以解除寂寞和孤独。只要遵循以上几个小守则,老年人的生活更精神,活得更快乐,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