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灶底下的村落|潮汕5大村落

     去了十数次京城,该看的古迹名胜自然都看了。这一次在京搞艺术的朋友说,房山的川底下村是北方典型的山村,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于是我们就去了。   一路都是北方景象,天空高朗碧蓝,一排排笔直的白杨摇着肥厚的叶子,与江南阴湿腻滑的空气,满眼弱柳柔柔的田地,很是不一样,让人相信真是天与地熏染出北方人和南方人的不同脾性:或燕赵侠骨,或吴越柔肠。
  川底下村的地势酷似一个大灶,自然就叫爨底下村了。爨字笔画太多,以致于有人编了顺口溜让人好记: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加火烧。
  大火烧林,岂不很热,所以村民全部姓韩,取谐音寒,这样寒与热在五行中就互补了,就平衡了。后来爨改成了同音的川字,成了川底下村。字是易写了,隐藏在字后面的传说和趣味也就淡远了。
  在江南看多了水乡古镇,曲曲弯弯,藏藏掖掖,虽老旧,但那一份精丽、清素、水灵,总是依旧,好比细巧茶盅里的碧螺春,看的就是那一眼绿,品的就是那一缕香。而川底下村只在大处着墨,坦坦荡荡,大大方方,只有一种雄劲之气,竟毫无柔美之风,好比粗瓷海碗中的大麦茶,图的就是那一份爽,要的就是那一种痛快酣畅。
  
  川底下村的每家每户都是四合院,和京城里的四合院比起来,自然多了一股山野风味。所有的四合院都是石头造的,稀罕的是川底下村是一种山地四合院,这是它最独特的地方。村子坐北朝南建于缓坡之上,以南北为轴线,呈扇面形向两侧延展,层层升高。一条长近百米,最高处达20米的巨大石墙呈弓形将全村分为上下两部,这堵岿然屹立的巨墙兼具安全防护、登临远眺,以及遮风挡雨等诸多功能。
  为了居住的建筑,实用与坚固总是第一位的,这在民居中最能体现。院子往往不大,减少了占地面积;而豆棚瓜架,挂果累累,四时不绝,院内一般方砖铺地,地下建有地窖,存放蔬果,巧用了空间。屋内设土坑、地炉,也是方砖铺地。过去后院正房老太爷住,两侧厢房未出嫁的闺女住,前院正房长子住,两侧厢房次子晚辈住,长幼有序,上下有别,川底下村人就这样五百年耕读,五百年农商,过着刻板但有人情味的日子。
  春华秋月,朝更代替,川底下人的生活早已大大改变。不变的是它奇迹般保存至今的村落建筑,依旧厚重,依旧沉实;不变的是它的居民的气息,依旧朴素,依旧醇和。时间带走很多东西,却有时也会遗落一些,比如川底下村。
  
  背包里的小情报:
  
  川底下村位于京郊房山县的东北,京西古道的黄草梁一段,而黄草梁古道据说在古代非常重要,秦灭燕,金灭辽走的都是这条道。自己有车或多人(10人左右)合租面包车是很方便的,否则只有长途汽车到房山后再转。车程约2小时30分。村已成旅游景点,门票15元。可在村中农家喝茶吃饭,价廉,亦可体味乡俗民风。若安排一天游程,此线还有两处名气比川底下村大得多的好去处:一是云居寺,有辽塔及《房山石经》;二是门头沟区的潭柘寺,因“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谚而名噪。
  
  Rio说三道四>>>>
  你以为北京只有堂皇巍峨的琼楼玉宇吗?那些威慑住小百姓的帝皇气势,恐怕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感受。探故宫登长城,抬头看浩大工程,低头想小民心事,总是惶惶。竟然遇到川底下村,于公元2003年,于愈来愈摩登的首都北京,于化之一体的全球气象,就不得不惊奇了。感谢前辈的点拨――“时间带走很多东西,却有时也会遗落一些”。
  遗落下的必须珍惜。